为什么代理人工智能应该是一场进化,而不是一场革命
作者:零代码快速开发平台 时间:2025-07-12 20:53 人气指数:
2024年,美国私人人工智能投资 增长至1091亿美元 ,引发了一场“人工智能军备竞赛”,众多企业争相抢占先机,宣布推出各种炫酷的新功能。但一些科技供应商是否过于沉迷于人工智能的“FOMO”(害怕错过)情绪,而忽视了用户体验?
我们不应将代理人工智能视为一场革命,而应将其视为一场进化。ERP 行业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流程自动化,而代理人工智能是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与任何创新一样,最有价值的应用往往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。毕竟,在作为儿童玩具普及之前, 弹簧玩具(Slinky)是 在二战期间作为海军武器发明的。
这个例子说明了为什么采取务实的、用户驱动的AI创新方法至关重要。它应该由最终用户的需求来定义,而不是简单地参考竞争对手的路线图。
构建直观的用户体验
单凭功能已不足以区分产品。在人工智能时代, 用户如何 与解决方案互动比其功能本身更重要 。 人工智能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出正确的问题——但让用户始终知道该问什么,这并非易事。
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采用率和效率,对话式人工智能应该直观易用。人工智能代理可以通过提供情境辅助来减轻员工的负担。例如,代理不仅可以向员工提供工资单信息,还可以提供工资单解读的详细说明。
汽车行业已在构建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将消除驾驶中最繁琐、最容易出错环节的未来。我们需要企业软件领域也出现类似的范式转变——“自动驾驶 ERP”。用户无需进入系统自行搜索所需信息,自动驾驶 ERP 系统能够预测并主动提供最相关的洞察。它能够学习用户使用模式,提供个性化推荐,并最终自主执行任务。人工智能代理在这场自动驾驶变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,它如同中央指挥中心,无需用户与 ERP 系统进行任何直接交互即可获得答案。
少即是多:单一的人工智能代理
在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的狂热浪潮中,许多企业推出了多个独立的人工智能代理来处理不同的功能。但用户真正渴望的是一种极简主义的方案。ChatGPT 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简洁性:用户知道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单一界面完成各种各样的请求,从起草求职信到计算概率。
我们需要将同样的统一方法应用于企业软件,优先考虑单个“超级”代理的质量而非数量。与其要求员工在发票、工资单、项目跟踪和人才管理等不同任务上分别使用不同的AI代理,不如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。这意味着将ERP代理与员工已经在使用的办公协作工具(无论是Microsoft Teams、Zoom还是Slack)集成。事实上,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ERP系统对用户不可见,让他们专注于结果而不是机制。
B2C 世界已经转向即时满足经济,消费者开始期待当日送达和五分钟的拼车等待时间。虽然 B2B 世界不可避免地更加复杂,即时性更低,但如果我们不把客户体验和易用性置于创新的核心,企业技术的采用将会滞后。
稳扎稳打赢得人工智能竞赛
59% 的美国企业计划在 2025 年投资 GenAI 数字助理,因此 ,代理型人工智能 (Agentic AI) 毫无疑问将成为年度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技术——这并非浪得虚名。然而,急于推出最多的 AI 代理,或将生成型 AI 工具强加于现有应用程序,反而会削弱其影响力。务实主义正是 ERP 解决方案如此高效的原因,我们也需要对代理型人工智能保持同样的冷静态度。
第一步是全面审视流程,并规划出AI代理能够提供明确商业价值的用例。虚拟助手在异常管理方面潜力巨大,但重要的是从简单、定义明确的任务入手,例如检测常规发票上的异常情况。此外,也别忘了那些久经考验的技术——自动化可以处理许多手动任务,而无需开发更复杂的生成式AI。
正如传说中的龟兔赛跑,人工智能故事的寓意显而易见。我们应该少关注人工智能的“颠覆”,多关注其连续性。代理型人工智能如何延续我们在自动化领域数十年取得的进步?如何让用户无缝过渡?这些都是每个首席技术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。